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城市要闻| 山东名家 | 绿色园区 | 三农在线 | 绿色法治 | 旅游品牌 | 名医名药 | 科教品牌  
绿色城镇| 绿企风采 | 金融税务 | 绿色地产 | 绿色交管 | 生活尚品 | 网友推荐 | 绿色产品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山东绿网 >> 城市要闻 >> 浏览文章
尼山论坛: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共寻“美美与共”之路
时间: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融媒体 作者: 记者 李波 肖家鑫
 

      山东绿网讯 “当今世界动荡不安、武装冲突再起,在此背景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搭建了深度交流对话平台,推动多样文化和文明和谐共生、共同繁荣,极具现实意义。”本届论坛开幕式上,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让·路易·罗班松的致辞道出了不少与会嘉宾学者的心声。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举办了11届,以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命名,首届论坛在山东济宁泗水圣源书院举办。自此,尝试用对话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偏见与误解,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成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坚持的价值理念。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也发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让与会者心生共鸣。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表示,这一主题源自社会学家费孝通总结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箴言,如今成为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表达,它体现了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态度,为动荡中的世界贡献东方智慧。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认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儒家思想在现代语境下的具象化表达,彰显了中华文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共生智慧,也体现了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文明关系的价值遵循。“唯有尊重文明多样性,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生秩序,才能超越狭隘的零和博弈思维,以相互成就的胸怀构建起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助伦理,实现全球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论坛、水文化论坛、中医药文化论坛……“议题设置不断拓展,构建了更多元的交流场域。”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说,论坛正不断打破学科的边界,推动对话范围从学界走向社会各界,增进世界对中华文明及各民族文明的理解互信,为文化创新注入澎湃活力。“论坛主题启示我们:现代化绝非忘记历史,恰恰相反,能否负责任地实现现代化,有赖于我们能否铭记本源——明辨自身是谁、从何而来、以何种价值走向未来。”柬埔寨王国国务大臣陈乐提在本届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说。

  如何用古老智慧照鉴时代前路,是历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讨论的焦点话题。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和社交领域快速发展,其对人类身份认知、文化传承及伦理体系的影响引来热烈的讨论和争议。本届论坛特设“人工智能(AI)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分组对话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温海明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以人为本”,要为人工智能设置“伦理围栏”,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提升。

  在韩国釜山大学占毕斋研究所研究员许喆看来,“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思考如何用技术创造价值、丰盈生活。孔子倡导的‘仁’‘礼’‘义’等观念,将成为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指南针’,为我们在技术洪流中明辨方向、涵养能力提供指引”。

  俄罗斯籍专家、“齐鲁访学驻研计划”项目访问学者汉伊理认为,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的同时,我们应该通过制度设计与技术架构双重路径,将本民族文化特色与价值观嵌入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使技术真正成为服务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从首届聚焦“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到第三届论道“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从第五届在“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责任与担当,到去年共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关注如何用古老智慧照亮人类未来的路。多元文明在尼山交汇,凝聚互学互鉴的共识,启迪行稳致远的哲思。   (昶君  综合)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河南省迎来首台码头“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