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城市要闻| 区县看点 | 绿色园区 | 三农在线 | 焦点访谈 | 生态旅游 | 卫生环保 | 人文艺术  
绿色城镇| 绿企风采 | 金融保险 | 绿色科教 | 绿色城建 | 物流商贸 | 家居美食 | 绿色供求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北京绿网 >> 城市要闻 >> 浏览文章
北京市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基地
时间: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融媒体 作者: 记者 曹政
 

      北京绿网讯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日前发布国内首个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整合包括共性技术研发、数据采集训练、中试验证、软硬件测试、产业应用在内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其中就包括正在建设的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未来将具备年产5000台套的验证能力。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研发迈向多场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行业级公共平台提供统一服务。以往企业单打独斗各自研发,技术路线分散、研发重复效率低。这些技术一旦向行业开放,可以使其他开发者不用再从零构建底层系统,显著降低开发门槛与周期,改善重复造轮子的问题。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已经开源了本体方面的“天工”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等关键技术资料,还有“天工”奔跑秘笈——运动控制框架,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特种作业、智慧物流等复杂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构建了关键的技术底座。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逐步开源一系列核心算法与工具,进一步开放和维护更多高质量数据集。

  机器人想要更聪明,就得有高质量、场景化的数据。但行业仍面临采集成本高、场景覆盖单一等挑战。记者获悉,创新中心正在打造业内首个集成真实场景需求与高保真仿真环境的具身智能数据基地,与相关行业共建工业、商业、家庭等超10类实体训练场景,提升机器人在真实作业中的场景适应能力。

  在规模化量产方面,当前人形机器人还面临标准化生产工序缺乏、专用设备缺失、应用测试不完善、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我们正在建设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架起实验室创新与规模化量产之间的关键桥梁。”相关负责人说。

  中试基地将部署高精度装配系统,提升机器人本体的装配精度与一致性。同时,构建覆盖从组装到测试全流程的智能管控体系,实现生产质量的可量化监控与持续优化,助中小企业与科研团队大幅降低工艺验证、模组试制的硬件门槛与制造成本。

  按照计划,中试基地将通过年产5000台套的验证能力,打通从实验室样机到规模量产的产业断点,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商业化进程。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河南省迎来首台码头“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