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省市亮点 >> 浏览文章
重庆万州:乡村焕新颜 生活污水变废为宝
时间: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融媒体 作者: 欧阳易佳
 

中国绿网讯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的原野乡间,青山连绵、群鸟蹁跹……“现在,村里的路也修好了,垃圾有人定点定时来收,环境好了住得也舒心。”行走在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长石村,满眼绿色顺着山脊蔓延,当地村民魏平告诉记者,她自小在村里长大,“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茅坑,现在建了新房子,通了天然气,空气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便利。”

长石村的嬗变,是重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我们现场核查,一般是看当地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污水是否横流、垃圾有无堆放等情况。”在工作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土壤司农村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长石村这样的山地村庄,生活污水基本为资源化利用,均有化粪池,未发现污水横流和垃圾堆放。“现场评估结果可以说农村环境整治合格。”清晨,长石村2组的魏兴华推开家门,再也闻不到刺鼻的异味。曾经苍蝇乱飞、污水横流的旱厕,摇身一变成为铺着防滑地砖、安装智能马桶和现代卫浴的“星级卫生间”。“现在上厕所既干净又方便,生活污水还能变废为宝!”魏兴华笑着说。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近年来,万州区以农村“小厕所”革命为抓手,创新推出“财政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资金模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村民将传统旱厕改造为水冲式或无害化卫生厕所。像魏兴华家这样的改造案例,如今已遍布全区,推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飙升至88.07%。而在新田镇小岭社区,治理智慧同样亮眼。当地摒弃“一刀切”的粗放做法,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施策:对集中居住点铺设管网集中处理污水,对周边有消纳条件的住户,则指导修建三格化粪池,将生活污水转化为农田“营养液”。

曾经污水四溢的巷道如今干净整洁,村民王大姐感慨:“以前走路都得躲着污水,现在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再也不用担心弄脏衣服了!”这种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不仅用小成本换来了大效益,更收获了群众的真心点赞。在陈家坝街道翠屏村,当地将农村环境整治纳入“积分制”管理事项,积极引导群众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居环境整治,自觉实行垃圾分类。

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市万州区通过垃圾集中整治,实现农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截至去年年底,全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累计覆盖52个乡镇街道,1738个小区,1474个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100%。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江思睿表示,从治污到美化,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参与,万州正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推动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为抓手,结合实际开展农村院落及农户庭院绿化美化,以规划引领、高位推动、数字智治,凝聚起区、镇街、村居的治理合力,持续擦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底色。    (严冬  综合)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河南省迎来首台码头“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