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网讯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县域经济曾经长期围绕传统产业布局。辽宁有41个县(市),县域面积占全省83%,常住人口占全省50%,经济总量却只占全省的26.7%。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
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强则全省强。辽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全力以赴抓产业,拉动县域经济整体跃升;千方百计抓招商,推动项目建设持续升温;精耕细作抓园区,加快重点产业聚链成群;坚定不移抓改革,创新思路举措开拓新局;多措并举抓融合,促进县域地区宜居宜业。
今年上半年,辽宁多数县市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省41个县(市)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奋力打造辽宁全面振兴新的增长极。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一个好项目的落户,不仅能带来“真金白银”,更能撬动一整条产业链的升级——2012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的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是东北地区首个批复使用的通用航空机场。依托这块基地,法库县已经从单一的通航有人机生产制造、驾照培训业务发展到通用飞机研发制造、警务巡查、应急救援、观光旅游、高空跳伞等业务,形成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行保障、运营服务的全产业发展链条。
今年以来,辽阳县纪委监委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以精准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共受理营商环境“万件清理”问题65件,已督促解决59件,办结率90.8%,群众满意56件,满意率94.9%。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
此外,辽阳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建4个工作组,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会商、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全县15个有关职能部门、18家重大项目实施企业和规上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重点了解职能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情况和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并认真听取企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2轮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10个,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今年以来,县域小城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辽宁省内也有不少“宝藏小城”持续破圈,县域旅游彰显出澎湃的生机与活力。县域经济的动力如何才能持久?人才是核心要素。当前,辽宁正在不断打通“校地企”协同共建的培养链条,输送高技能人才,全方位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让乡村振兴学院更有效地服务发展大局。为了缓解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失、企业无人可用的困境,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与水平,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辽宁省教育厅推出的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运行。今年9月,591名学生成为15个乡村振兴学院的第一届学生。15岁的吴易航就是其中一员。吴易航刚入学,一下子就有了3个新身份:辽宁省凤城市职教中心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凤城市乡村振兴学院学生、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准员工。
位于凤城市的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是全球涡轮增压器领导品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是让副总经理翟昕晖苦恼的就是企业招人不易。这家企业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之前曾经有过合作,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准备推荐他们为乡村振兴学院合作企业。消息传来,翟昕晖找到凤城市职教中心,希望能加入人才培养“共同体”。“一年几十个实习岗位对于我们来说很容易,还需要企业提供什么支持尽管提。”翟昕晖表示。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石,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关乎地方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全省41个县(市)正聚起县域发展合力,激发县域发展动力,释放县域发展活力,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辽宁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提供强大动能。 (严冬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