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城市要闻| 山东名家 | 绿色园区 | 三农在线 | 绿色法治 | 旅游品牌 | 名医名药 | 科教品牌  
绿色城镇| 绿企风采 | 金融税务 | 绿色地产 | 绿色交管 | 生活尚品 | 网友推荐 | 绿色产品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山东绿网 >> 城市要闻 >> 浏览文章
东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时间: 2022年10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关晨歆
 

山东绿网讯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家生子”的东方白鹳成为黄河三角洲一道最为独特的风景线。

传统繁殖地本不在黄河三角洲的东方白鹳,种群和繁殖数量在自然保护区不断增加,与这里湿地系统的持续恢复和栖息条件的不断改善密不可分。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近年来,东营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牢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大责任,黄河三角洲“颜值”与“气质”实现同步提升——

坚持以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先后实施16个湿地修复项目,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连通水系241公里,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4.7万亩,生态补水7.07亿立方米,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取得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

持续提高生物多样性。重点实施东方白鹳、黑嘴鸥、鹤类等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以及柽柳、野大豆等原生植物保育和水生生物恢复等工程,生物多样性逐步提高。

坚持以科技手段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加强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等30余家科研机构合作,建设8处科研基地,形成20余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科研成果,为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方案。针对外来有害物种互花米草,探索出了“膜袋围淹+旋耕”为主的治理模式,2020年以来治理互花米草3.8万亩,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目前,黄河口海域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稳定增加,一级保护鸟类由2013年的12种增加到25种,鸟类数量从187种增加到371种。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式进入报批设立阶段,建成后将成为东营最鲜明、最重要的国家级“金字招牌”。

微波荡漾的湿地无处不在,富有情趣的生态图景随处可见,这是游人对东营绿化大道的直观印象。十年来,东营市全力答好生态湿地保护之题,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绿地系统完善、水环境治理,打造湿地特色景观带,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擦亮国际湿地城市金字招牌。

东营市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高水平做好湿地修复保护和水系连通。先后推进实施东三路、东八路等16项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6192公顷。东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三河贯通,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工,河道水系地表水水质稳定达到5类标准,并逐步向4类标准提升。大力实施“引鸟入城”行动,东方白鹳在城区“安家落户”,成为东营生态环境的“代言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东营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完成潍坊路、庐山路等15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建城市绿道50公里、口袋公园10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45%,基本实现了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大力实施无内涝城市建设,多个汛期积水内涝严重区域得到有效缓解。在塑造湿地风光的同时,适当融入城市功能,着力打造集“蓄洪、生态、旅游、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湿地风景区,实施北二路沿线及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高品质生活样板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湿地城市风貌展示区。

目前,东营市湿地面积达到4580平方公里,湿地保护面积2763平方公里,保护率达到60.47%,城市绿地率达38%。湿地城市特色愈加凸显,殊荣名誉纷至沓来,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2019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受邀参加首届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并作典型发言。2021年,东营市荣膺“2021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