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城市要闻| 山东名家 | 绿色园区 | 三农在线 | 绿色法治 | 旅游品牌 | 名医名药 | 科教品牌  
绿色城镇| 绿企风采 | 金融税务 | 绿色地产 | 绿色交管 | 生活尚品 | 网友推荐 | 绿色产品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山东绿网 >> 城市要闻 >> 浏览文章
滨州皇台乡:玉米秸秆变青贮饲料,污染少了收入多了
时间: 2022年10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张志刚
 

山东绿网讯 天刚蒙蒙亮,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杀虎刘村村民刘向东就开着玉米联合收割机出了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与往年不同的是,刘向东今年是只要秸秆不要工钱。

在收割现场,刘向东正驾驶一台玉米秸秆粉碎机忙碌着。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粉碎机张开“大嘴”吞进一垄垄玉米秸秆,然后吐出一堆堆粉碎了的秸秆末。所到之处,满地的玉米秸秆就全部被机器“吃得”干干净净。经过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紧接着就被送往养殖场,成为饲养牛羊等牲畜的青贮饲料。

对于刘向东来说,要秸秆不要工钱,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农户还减少了收割玉米的成本。刘向东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秸秆大约有3000斤,养殖场按每斤八分钱的价格收购,这样算下来,大约能收入240元。农户既减少了秋收的开支,又增加了收割机的收入,还解决了养殖场的饲料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一直困扰村民的农作物秸秆处理的“包袱”。

日前,位于秦皇台乡台子王村的豪泰畜牧养殖场现有牛存栏700多头,每天可收购大约800吨玉米秸秆。“往年总是为养牛过冬的饲料发愁,需要从外地购买,不但成本高还储备不足,现在当地回收村民的玉米秸秆,通过粉碎、密封、发酵等工序,加工成利于保存、营养价值高的青贮饲料,这是优质牛饲料,今年牛的‘伙食’不用发愁了。”董立波笑着说。

秦皇台乡耕地面积近9万亩,以前每到玉米收获季节,地里都会遗留大量的秸秆。“那时候,村民处理秸秆不是焚烧,就是拉到沟里腐烂,严重污染了环境。如今,玉米秸秆变废为宝,既增加了种植户收入,又避免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解决了秋冬季节牲畜饲料短缺问题。”秦皇台乡农委负责人说。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近年来,秦皇台乡在宣传秸秆还田的同时,还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牛羊养殖等产业,截至目前,全乡规模养殖牛场已有30多家,存栏约6000头。

如今养殖业带动了秸秆的循环利用,过去的“包袱”慢慢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秦皇台乡的村民再也不为如何处理秸秆发愁了。“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成效的宣传,采取以禁促用、堵疏结合的方式,让秸秆变废为宝,大力推广秸秆回收,通过秸秆青贮技术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养殖户缺少粗饲料的难题,又解决种植户秸秆处理难的问题,还降低了因烧秸秆引发的火灾和大气污染,加快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秦皇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国亮介绍。  (昶君  综合)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