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城市要闻| 山东名家 | 绿色园区 | 三农在线 | 绿色法治 | 旅游品牌 | 名医名药 | 科教品牌  
绿色城镇| 绿企风采 | 金融税务 | 绿色地产 | 绿色交管 | 生活尚品 | 网友推荐 | 绿色产品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山东绿网 >> 城市要闻 >> 浏览文章
山东沂南县:沂蒙小山村走出“国际范”
时间: 2022年02月19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记者 杨文
 

     山东绿网讯  竹泉村位于沂蒙山区山东沂南县铜井镇,有数百年历史。元明时期叫泉上庄,清朝改为竹泉村。这里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村民绕泉而居。

  最近一段时间,这个静谧的小山村热闹非凡,每天多场民俗表演“圈粉”了大量外地游客,其中还有不少外国人。25岁的乌克兰游客娅娜身穿中国特色舞裙,在竹泉村五福广场上翩翩起舞。她的同伴、来自格鲁吉亚的吉米戴着小丑帽,踩着高跷,惹得小孩子捧腹大笑。演出的村民们穿着中国传统农村服饰,奏乐、跳舞、扭秧歌,围观的游客也被吸引,加入队伍一起表演。

  农历大年初一到十五,竹泉村每天都有很多场这样的演出。娅娜是一名舞蹈演员,今年1月下旬,她购买了来山东省临沂市的机票。“我来中国3年,每年换一个城市过春节。这次朋友推荐我去竹泉村,感受在中国农村过年的气氛。”竹泉村的每个村民见到外国人,都会热情地上前打招呼,这是娅娜未曾想到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魅力,但在这个小山村,你更加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娅娜说,除夕的晚上,就有村民将包好的水饺送到房间。立春时节,娅娜体验了一回“咬春”。手巧的村民将萝卜切成片,并在中间刻了一个“春”字。娅娜小心地咬了口萝卜,并品尝了春饼。舞龙、舞狮、迎财神……竹泉村举行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祈福贺新春。

  娅娜印象最深的,是竹泉村“十里红妆相送”的婚庆表演。村民吹起欢庆的唢呐,敲起锣鼓,红色嫁衣的“新娘子”坐在小推车上,送亲队伍喜气洋洋。“中国人结婚要盖红盖头、送嫁妆,最后夫妻双人要拜谢父母。”娅娜说,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中国的传统结婚仪式。

  漫步在冬日竹泉村,小桥流水,翠竹摇曳,不时传来几声鸟啼,仿佛误入一幅精致的工笔画。而在10多年前,竹泉村还不是现在这样。村里泉水多,一到雨季,土路就泥泞不堪;没有产业支持,不少村民外出打工。但泉水、竹林,以及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同样也是不多见的旅游资源,沂南县和旅游开发集团从竹泉村的特色入手。通过对竹泉村古村落保护性开发,村民进入景区务工,有的发挥特长搞自主经营,全村半数以上村民办起农家乐和民宿。

  目前,80%的村民家庭收入来源于乡村旅游,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近4万元,年接待游客达150万人次。旅游产业装点了绿水青山,也带来了金山银山。

  2016年春节,竹泉村邀请外国艺术团队,办起“洋庙会”。非洲小伙和姑娘在台上表演酋长祈福舞,本土秧歌、龙狮、杂耍等节目层出不穷,让村民大呼过瘾。随后几年,竹泉村更加重视策划民俗表演,对外展示沂蒙山区年俗文化。“俺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中西结合的节目很精彩,希望年年都有带劲儿的节目。”71岁的村民范光熙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竹泉村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外国人听说这里后,专程来竹泉村“打卡”。有人把在竹泉村的游玩视频发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上百万的点击量。“这是一次难忘的春节,明年还想来。”娅娜说,她想先学会包饺子,明年再回到竹泉村和大家一起过年。 (昶君综合)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