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网讯 昨天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启动执法检查工作。执法检查将重点围绕市场环境的优化情况、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情况等六个方面,全面了解《条例》在本市的实施情况。
《条例》自2020年4月28日开始实施,执法检查重点围绕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法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督促本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检查重点包括六个方面,即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包括制度体系、责任和协调机制、监督机制等情况;市场环境的优化情况,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缓解融资困难、减税降费等情况;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情况,包括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便利度、政企沟通机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评价等情况;监管执法规范情况,包括规范执法行为、加强信用监管等情况;法治保障强化情况,包括政策制定规范、加大法律服务力度等;各方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法规本身需要修改完善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法规执行过程中和调研中市场主体诉求最强烈、委员代表最关心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加强信用管理”和“加强办理破产的司法保障”等四个重点内容深入开展检查和调研。
据介绍,本次执法检查将采用实地检查、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现场调研等常规检查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听企业、查政府,听群众、查政务,查平台、查案件、查制度,全面了解条例在本市的实施情况。最后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同时包括“问题清单+整改建议”,一并提交7月份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