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网讯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2020年,“省会经济圈”7市一体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东营携国家级战略入圈,抢抓机遇、奋力奔跑。
“东营将切实担当起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责任,抓住机遇搞好系统谋划,加快推进实施重点项目,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大保护与东营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如是说。在胜利油田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兴。与石油相辅相成的工业体系,培育了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骨干企业。然而,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和拉动力的减弱,东营产业发展掣肘愈加明显。
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东营拿出了这座年轻城市的勇气和魄力,明确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这一目标定位,围绕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特色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生物制药、航空航天两大未来产业,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5+2+2”产业结构,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实施高端高质项目,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东营利用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精心编制《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加快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政府做线路、企业做项目、合力做市场”的模式打造观海、观鸟、大美湿地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打响了“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
2020年7月,包括东营在内的沿黄九市共同成立“山东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标志着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步入了新阶段。面对发展机遇,东营立足于独特的文旅优势和资源特色,不断擦亮文旅品牌,讲好“黄河入海”故事。
与此同时,东营着力丰富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业态,统筹河、海、湖、湿地、城等要素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中心城区和各县区推进实施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20年,东营“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确定重点工作19项、重点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42.1亿元。截至11月初,17项重点工作达到计划进度,26个重点项目达到计划进度。(昶君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