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省市亮点 >> 浏览文章
清华天津高端院:京津冀协同创新“密码”
时间: 2021年01月21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记者 李鲲
 

    中国绿网讯  市场与科研“握手” 产学研相互促进——清华天津高端院里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密码”“不到一年生产几十万瓶,目前每个月销售5万多瓶,我们的‘小氯瓶’不仅为抗疫作了贡献,也成为‘爆款产品’!”拿起自主研发生产的“二氧化氯空气净化凝胶”,天津清科材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立信心满满。任立说,这款产品的成功在于产品背后的一整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说到这儿,任立递来名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天津高端院”)表界面微纳技术研究所研发总监。

  清华天津高端院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是依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建立的派出研究院。在清华天津高端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看来,按照“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顶层设计,让市场需求和高校科研在他们这里“握手”、形成产学研链条的“双向促进闭环”,这就是清华天津高端院真正实现京津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密码”。高端院成立以来,北京、天津近距离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清华大学的一大批科研人员来到天津东丽区创新、创业,很多人身兼研发机构与公司双重负责人身份,研发机构不考核论文、直接面向市场,与创业公司共同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创业公司又根据市场需求与研究机构、高校共同申报课题立项,调动科研积极性。

  今年32岁的郭超的名片有两面,一面印着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一面印着清华天津高端院增材制造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2015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毕业的他跟着老师一起来到天津,成立了研究所和公司。“清华大学对金属3D打印十多年的超前研究,为我们创业指明了市场方向、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反过来,在清华天津高端院产学研高度融合的模式里,市场的需求也可以快速反馈给研究所和高校进行科研突破,形成良性互动。”郭超说。

  他举了个例子,金属3D打印机上用于发射电子束的设备阴极,曾长期主要依靠进口,但其寿命通常只有约80小时,很多大型产品需要有更长的打印时间,中途更换阴极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公司和研究所将市场需求提交给清华大学和有关科研单位,最终推动寿命长达800小时的国产阴极诞生。“企业出题、研究所接单、高校支撑”,何永勇告诉记者,这种以市场驱动创新的“反向模式”,正是清华天津高端院不同于普通的“企业孵化器”的根本所在,促进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天津诞生。

  现在,清华天津高端院已集聚了涵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微纳制造与节能环保、生医机械与大健康、高端装备四大战略领域的39个团队,共签订科研项目合同400余项,科研合同总经费额突破7亿元人民币,累计申请专利244项,被授权专利136项。“清华天津高端院与天津东丽区的合作正在走向深化,东丽区将引入专业的平台公司建设科技园,吸引基金群为企业做好投融资服务,进一步将清华天津高端院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新高地。”东丽区副区长、清华天津高端院副院长李光华说。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