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网讯 青岛市在快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同时,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市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总牵引,坚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定位,贯通制约乡村振兴的痛点堵点难点,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着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为了实现城乡协调共荣,青岛市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搭平台扩开放、建机制优环境等,引导更多更好资源投向乡村。
引导资源要素投向乡村,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青岛市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目前全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68%,有效解决农业规模经济问题。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农业企业,打造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两条千亿级产业链,大幅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着眼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青岛市打造农业“国际客厅”,在全球寻找合作者,用全球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改造提升乡村发展面貌。营商环境优良、农业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短,为项目引入提供了极大便利。今年,青岛市签约亿元以上农业大项目15个、总投资506亿元,新希望集团、中国建材、益海嘉里等在建乡村振兴大项目779个、完成投资625亿元,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0.8%。
青岛市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全面振兴,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推动各类组织和资源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实现乡村发展融合、服务融合、治理融合。
坚持责任压实,把权力下沉到镇(街道),将镇(街道)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区(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应放尽放、应授尽授。
既要给镇(街道)赋权减负,更要撑腰鼓劲。青岛市派出乡村振兴服务队,一对一帮扶20个发展滞后镇(街道),一帮三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驻平度市仁兆镇,帮助引进项目8个,增加税收近500万元,推动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加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