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网讯 初冬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一排排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中国大唐集团内蒙古分公司正在搭建的光伏生态电站年底前将生成“绿色电流”,源源不断汇入电网,将充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今年,中国大唐将在这片沙漠支起20余万块光伏发电板,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的模式。”该光伏项目负责人王金山介绍,参考周边地区治沙成本,该地区5000亩光伏用地大约节省1000万元荒漠化治理成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上网电量1.7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5.4万吨,直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12.88万吨。
大唐浑善达克沙地光伏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转型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能源革命的持续深入推进,内蒙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转化成清洁能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2020年9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对外发布全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2019年,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44760.75亿元,是地区生产总值的2.6倍,生态功能远远大于生产功能,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迈出坚实步伐。
“全国风电看三北,三北风电看内蒙”。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内蒙古天赋异禀,全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能总储量达到8.98万千瓦,风能技术可开发利用量为1.5亿千瓦,占全国可利用风能储量的40%。太阳能丰富和较丰富地区面积7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1%,是我国大型风电、太阳能发电主要开发区域。截至2020年上半年,内蒙古已完成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033万千瓦,已超额1033万千瓦,占全国累计装机容量的13.99%,装机量全国第一。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最新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内蒙古把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目前风电、光伏发电新能源发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全区近三分之一的电力装机和五分之一的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
作为装机容量龙头老大,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内蒙古吸引了众多风电企业落户于此。5年来,大唐新能源在内蒙古的累计装机容量逐年攀升。2019年,实现累计装机容量3005.55兆瓦。大唐内蒙古分公司董事长王顺启表示,目前,大唐内蒙古分公司已围绕自治区规划的蒙西至南网、蒙西至天津北、蒙西至安徽、蒙西至河南、蒙西至河北南网等5条外送通道,在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阿拉善开展了多项外送基地课题研究,积极与自治区、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接,加快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进。
“到2025年底,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风电4400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1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部装机的40%以上。”王顺启指出,根据自治区规划,内蒙古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发展现代能源经济、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本地消纳能力,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全面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内蒙古正向着生态能源转型蓬勃发展。根据规划,大唐内蒙古分公司将通过煤电替代或补充等方式,牵头谋划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助推能源结构调整,提升发展层次,实现转型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