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国内国际 >> 浏览文章
百姓健康是中国小康的发展基础
时间: 2020年08月11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admin
 

    中国绿网讯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瞄准医疗卫生事业短板,靶向发力,体现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的新一轮医改一步步扎实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任务已经明确,改革扎实推进。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覆盖50%以上的县(市),次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入全面推进时代。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

从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从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到逐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加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项项务实举措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同时,也让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惠及千家万户。基层医生是守护好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近年来,通过县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及从卫生院选派医生开展巡诊或派驻等灵活方式,持续充实乡村两级卫生人才队伍。数据显示,2019年为贫困地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1.2万名,向乡村两级支援医务人员9.8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连接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基层医疗卫生硬件不断升级,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截至201911月底,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医疗改革不断走深走实,扩大成效。大城市医疗资源逐渐向农村倾斜,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才越来越多,软硬件实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让更多人能够就近诊疗,也愿意在家门口看病。周松勃表示,医疗资源的有序下沉,不仅缓解了老百姓就医难题,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而且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让群众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心愿。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