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省市亮点 >> 浏览文章
青海:昔日“旱码头” 今朝变绿洲
时间: 2019年05月19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admin
 

    中国绿网讯  从青海格尔木沿格茫公路西行60公里至拖拉海中桥,再向南10公里左右,荒漠深处出现一片绿洲。在格尔木黄河实业集团公司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老人——公司董事长黄应山。

  黄应山带记者进入封闭式阳光大棚,一股热气扑来,里面种植的蒜苗、生菜、苦苦菜、桃树、葡萄树生机勃勃。201511月,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启动3万亩荒漠化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分三期,计划7年建成,总投资12亿元。项目由多位农林专家任指导,通过雪山融水、地下取水、乔灌结合等方式,选种高品质经济作物,以实现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无病害、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世界高标准有机农牧产品生产基地,真正实现荒漠治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荒漠中风沙太大,草木不生。黄应山硬是带领职工在8600亩的一期种植基地里,按照每1千亩一圈种上防护林,防护林东南宽12米,西北长66米。如今,当年栽植的新疆杨已经粗壮齐整。在田块之间,他们累计完成防护林1060亩,形成一道道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

  基地东侧的防护林边上,工人正在栽植新疆杨。“栽活一棵新疆杨树的成本是200元。树根一年施肥两次,基地自己有3万吨的有机肥生产能力,收购周围牧民的羊粪制作有机肥料,再购进一部分进口生物肥料。”种植基地技术总调度师赵振胜说。防护林内一片片规整的耕地里,比拇指粗的枸杞树一眼望不到边,黑色的滴管顺着树木根部延伸向远方。赵振胜介绍,因为缺水,他们打了16150米深的水井,全部采用以色列滴灌节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形成灌溉网,能及时、科学、节能供水,有效保障作物生长需要。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