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色医药 >> 医药名家 >> 浏览文章
宋平和:医路五十载 古稀仍在途
时间: 2019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 admin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国绿网讯  1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记者驱车来到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洺关镇西召庄第二卫生室,这里远离市区,夜幕之下显得格外宁静。

说是卫生室,可规模却不小,足有1200余平方米。门诊区内干净整洁,骨科、外科、检验科、药房、患者等候区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其主人是已经71岁高龄的宋平和。人如其名,平易又和气。尽管已71岁,可宋平和仍是这家卫生室的主力,每天坚持坐诊。“我常到宋大夫这里来看病,有时候我见他早晨7点多就坐这儿了,经常中午1点多才顾得上休息,好几次晚上9点了还没走。”一位来看病的患者说。

被问及从医经历,宋平和用他那一口浓重的乡音开始了讲述。1965年,西召庄的村支部书记带着天津河东医院的大夫来到永年县招医生,当看见宋平和时,村支书就问他:“你去呗?”当时还是十七八岁少年的宋平和根本没想那么多,一句“那就去吧”,就这样走上了医生之路。“很苦的。”时隔53年,宋平和回忆起他与同伴互学针灸的那段经历,仍能体会到当初的艰辛。学针灸,不仅要熟读针灸图,还要上手练习。两人一组,你给我扎,我再给你扎,老师则在一旁监督。“我那时候小,害怕被扎,因为疼啊,总想着逃跑。”可他总能被老师发现,“往哪走嘞?回来!”老师呵斥着,他就只能乖乖地回来练习。

不过,最辛苦的还不是学医的时候,而是正式行医的第一年。1966年,宋平和开始正式行医。那年春天,邢台发生大地震,永年也受灾严重。震后爆发了流行性脑膜炎。天津医疗队撤走后,永年的防疫工作队就只剩下宋平和与另一位韩姓女医生。医生少,防疫任务重。那时候韩医生带着还很年轻的宋平和,俩人不分昼夜地忙,一边防疫、一边治脑膜炎、还要送预防药,同时还在疫区消毒。这样高强度的防疫工作持续了40多天。

19873月,宋平和回到家乡,盖起了七间房,开始自己经营诊所。凭借着多年行医的名声以及3年县医院进修系统学习的经历,宋平和的门诊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他的治疗下解除了病痛。行医52年,宋平和坚持免费为患者扎针,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即便没带够钱,宋平和也会一样给予治疗。细算之下,多年来累计为患者免除费用十余万元。

前两年,宋平和做了一次大手术,休养了一段时间,可一康复,他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上。此后,他开始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目前卫生室已经有了一批业务骨干。宋平和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村民的健康,从背起药箱的那一刻起,他也背起了家乡人民生命的嘱托。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