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网讯 昨日,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正式启动。今后,市民或企业办事不必再到专门窗口排队,一个窗口可以接受办理所有部门的所有事项。
“部门摆摊”变“一窗通办”。去年底,北京对市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大规模压减,压减后的1121项市级事项中,90%事务均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据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审批管理处副处长王建伟介绍,1月2日起,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用综合窗口取代原来的部门摆摊设窗,让市民、企业在办理不同部门的不同事项时,不需要再重复排队。此举也为今后开展不同事项之间的一表受理、并联办理奠定了基础。改革后,市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立窗口130个左右,比改革前的186个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这些窗口被分成6个区,每个区20到22个窗口。这些窗口又分为咨询、办理、领证三类,可根据等候人员的数量随机调整,如果办理量特别大,可以临时增加办理窗口,以加快办理进度,减少等候时间。
市民发现兜底条款可举报。窗口显著减少了,办事效率会不会下降?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审批管理处副处长王建伟表示不会。他解释,以前有的窗口忙,有的窗口闲,造成部分资源闲置浪费。目前的窗口量,是根据2018年度的工作量测算得出的,保证窗口工作量相对饱和,资源高效利用。
目前,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均为购买服务人员。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通过制定详细完备的窗口人员管理制度,对窗口人员从“面子”(着装举止、服务用语等)到“里子”(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事项办理流程)都进行了规范化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力争进一步提升大厅服务的规范化水平。王建伟说,原来各审批部门的窗口人员不再承担窗口值守工作,可以在后台专心于审批工作,后台审批力量得到强化;另一方面,一窗综合受理可以汇聚不同事项的关联信息,为推进信息共享和资料复用提供了条件,审批效率必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更透明也更公平。”王建伟说,消除兜底条款之后,所有事项办理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都明明白白,市民办事不用担心白跑。“如果市民发现有的办理事项还有兜底条款,可以通过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举报,相关部门将予以纠正。”王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