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省市亮点 >> 浏览文章
塞罕坝风电场:舞动着一个绿色奇迹
时间: 2018年09月13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孙广见
 

 

      中国绿网讯  踏入塞罕坝这块土地上,远处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交相辉映。道路两旁数不清的风机和远处的高架电网,在提醒着我们这些外来的到访者,这里就是国内首座百万千万级的风电基地塞罕坝风电场。大唐集团赤峰分公司党委书记刘相锐介绍说,塞罕坝风电场是由大唐赤峰塞罕坝风力发电公司建设,2005年风电场一期工程开工,当年就完成了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实现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项目的突破。

  吃风沙精神铸就高寒风电场。当车子驶入塞罕坝风电场已是下午,无数的风机在风中转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原上。别人来这种树,我们在这种风机,最初在塞罕坝种下的第一粒风电种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刘相锐指着眼前的6号风机向记者自豪地说道,6号风机是塞罕坝风场的功勋机组,见证了大唐集团风电事业的成长。塞罕坝风电场每年向东北地区和冀北地区输入超过30亿千瓦时的电量,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五省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在赤峰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子新这代风电人的眼中,塞罕坝风电场对他们而言不仅只是大唐集团试水风电产业的成功范例,更寄托着他们当年艰苦创业的豪情壮志。对于那段岁月,这位创业者有着刻骨铭心的回忆。由于塞罕坝风电场区域的海拔高达1700米,属于高寒地区,全年的无霜期只有3个月,最低气温达零下四十二摄氏度,在冰天雪地里施工成了家常便饭。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闭塞的交通状况、物资供应紧张等困难为风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考验。

  极端恶劣的条件没有挡住塞罕坝风电人的脚步,反而淬炼出大唐塞罕坝吃风沙精神。为了早日弥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产业的空白,他们自我加压缩短工期,每项工作以分钟计算。40天就建设了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创造了国内变电站建设的奇迹。赤峰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岗说:当时为了赶工期,不分昼夜地施工,一到晚上,灯火通明照亮半边天。在这种吃风沙精神的引领下,大唐风电人乘胜追击,创造着高寒地区风电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2006年建成了亚洲最大在役风电场,2007年建成世界最大在役风电场,2012年率先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场,截至2017年底,在役装机达152万千瓦,建成同一投资控制与运营主体、同一区域的世界最大风电场,容量排名为世界第一位。预计十三五末,投产总容量将达到252万千瓦。然而大唐风电人的抱负还远不止此,他们将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最强、最优、最美风电场,助力大唐集团全面提速建设国际一流能源集团。

  当年的塞罕坝一期工程基建指挥部旧址已被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评为首批大唐文化景观这是我们这代风电人创业的起点,也是塞罕坝吃风沙精神最好的历史见证。赤峰分公司副总经理杨立华说。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