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省市亮点 >> 浏览文章
安徽:绿色发展 带动生态经济新模式
时间: 2018年01月19日 来源:安徽网 作者: 记者 项磊/文 王从启/图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国绿网讯  淮南建设全球单体最大的漂浮电站,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在皖南营造出绿水青山,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荣获“2017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六安也在建设淠河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我省各地纷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安徽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去年12月,中国三峡集团三峡新能源公司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是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之一。

据了解,该电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总装机容量150兆瓦,20177月开工建设,计划20185月将实现全部并网发电,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530公顷,年节约标准煤约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95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5.4万立方米。据了解,与传统光伏电站相比,漂浮式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水量蒸发、漂浮体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同时水体对光伏组件及电缆的降温冷却可明显提高发电效率。据介绍,漂浮电站让淮南市从采煤沉陷区变出财富,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绿色,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实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转型。

记者从合肥市林园局了解到,2017年,该市完成植树造林6.39万亩,其中新造林3.45万亩,合肥还全面完成228.8公里新建森林长廊任务,其中森林示范长廊65公里。过去一年,合肥新建提升公园游园、街头绿地62个,大蜀山森林公园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还荣获了“2017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了让林业生态发展保护机制加快完善,合肥在全省率先推进林长制。合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合肥不仅每条河流有河长,在创新性实施林长制后,根据《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合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国有林场、重要生态廊道、城市重要公园、重点水源涵养林六大生态区域实行林长制,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

目前,全市编排林长制重点项目199个,总投资78亿元,包括大蜀山森林公园在内的22处重点生态项目都有自己的林长。到2022年,合肥的森林覆盖率将达28%,森林蓄积量800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1%,绿化覆盖率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平方米。同时,合肥也将建立高质量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5年内完成造林20万亩,并新增10个省级森林城镇、100个省级森林村庄。20171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017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显示,淠河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成为六安市首家国家湿地公园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