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国内国际 >> 浏览文章
贵州:3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基本实现小康
时间: 2016年09月17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曾志
 

 

    记者近日从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获悉,至2015年,贵州3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贵州是中国八大民族省区之一,地处西南部,拥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省内民族地区包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208个民族乡。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1255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6.11%

人口较少民族是指中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其中贵州拥有仫佬族、毛南族2个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6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6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范围,扶持对象达到131124人,其中,毛南族和仫佬族为56057人。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徐飞表示,对贵州而言,开展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率先脱贫、率先全面小康行动,是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团结友好、和谐共处的具体体现,既符合中国、贵州省发展的主旋律,又能充分体现贵州省民族团结、繁荣奋进的良好氛围。“贵州省要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人口较少民族的全面小康。”

“十一五”以来各方的共同努力,贵州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63个聚居村都实现了通村路全硬化,部分行政村实现了组寨路网全硬化,通行条件大为改善。安居房、人畜饮水、居民用电、广播电视、电话等基本实现全覆盖。2015年,6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00元人民币,贫困人口减少13160人,相比2010年末,基本达到减少一半。“通过推动实施率先小康行动计划,贵州建了麻江县复兴村、惠水县大新村等小康示范村。经过评估,到2015年为止共有39个村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徐飞说。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