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以及后来中关村被列为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可被称作“中关村现象”;那么,如今当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正在寻找新动力之际,作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关村,再度扛起大旗,用一系列创新实践书写着“新中关村现象”,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与全国的大形势一样,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GDP增幅跌落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只有0.2%。用北京市一位领导的话来讲,“北京工业今年几乎负增长”。“为什么顶住了,没出现负值?旧有产能退出后,留了一个窟窿,高精尖顶上了。”他说。今年以来,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特征:科技创新活动十分活跃,科技成果大量涌现,生产驱动已经从过去的要素投入转向科技进步。要深刻感受这种新特征,中关村是个好去处。在中关村的“新名片”——创业大街上,每天就有1.6家企业被孵化,市场化创业融资服务每小时可创造价值206万元;在中关村核心区,万人均发明专利166.2件,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中国80%天使投资人在中关村,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占全国1/3……中关村就像一块“磁石”,仅仅在11月份,整个中关村举办了超过300场创业活动,有超过10万名创客参与。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两年来,中关村创新创业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11月29日,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在《中国经济周刊》旗下中国经济研究院举办的“新经济圆桌会议”上说,中关村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不是产业开发区,它是一个“创新中心”,建立起了一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以及后来中关村被列为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可被称作“中关村现象”;那么,如今当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正在寻找新动力之际,作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关村,再度扛起大旗,用一系列创新实践书写着“新中关村现象”,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