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网要闻 >> 国内国际 >> 浏览文章
贵州:湿地面临“生存困境” 10年减少20万亩
时间: 2016年01月14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佚名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分布中心,湿地资源丰富且脆弱,近年因湿地保护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人为开垦破坏占用等原因,原生态自然湿地面临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等“生存困境”,亟须加强保护与管理。

    据调查,目前贵州湿地面临“一少一低”的严峻形势,一是湿地总面积约为315万亩,在全国偏少;二是湿地率低,仅为1.19%,远远低于全国5.58%的湿地率。

    人为侵占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据贵州省林业厅调查统计,十年来全省自然湿地面积减少22.05万亩,减少率8.86%,加上人工建造的湿地,“一消一涨”使全省湿地总面积仍减少10.2万亩,减少率3.14%,另外还有约50万亩的湿地受到威胁。草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岩溶构造湖,因人为放水排干、开辟农田等原因,草海水域面积减少了20多平方公里。而松桃、龙里、都匀、赫章等地的一些天然泥炭沼泽湿地,则被一条条人工开挖的沟壑将水放干,湿地变成了荒地。

    工农业污染导致湿地水质下降。在黎平县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记者看到湿地下游污水横流,河边一家农家乐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湿地。

    物种侵入、过度采集捕捞也造成湿地功能退化。“近十年来,我们发现了7种外来植物的入侵,严重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 贵州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邓伯龙说。另外,在龙里、花溪等地,由于商贩大量收购泥炭藓,使贵州每年的泥炭藓出口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无序和过度采集导致一些泥炭藓沼泽湿地退化为旱地。

    近年来,贵州核实了6218块湿地斑块,建立了全省湿地资源数据库;并建立了30处国家湿地公园(28处为试点)、4处省级湿地公园;划定315万亩“湿地生态红线”,已初步构建起湿地保护体系。但在湿地保护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