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交管局获悉,从12月2日起,北京警方将进一步强化空地联勤交通指挥机制,开启警务飞行全面助力路面交通拥堵治理的创新模式,首次在警务巡航任务中加入空中执法内容。而此前,警用直升机只在每周一和周五的早晚高峰升空,负责采集路况信息,向交管局指挥中心报告拥堵情况。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警航基地的直升机上配有绞车、机载传输设备、大功率喊话器和探照灯,机上一般有两名飞行员和两名任务员。任务员的工作就是图像拍摄、记录和传输,同时还要负责后舱安全,并同时关注地面的火情等突发事件。直升机飞行高度一般保持在300米,配有高清摄像头,就算拍摄路面汽车牌照也无需下降高度。
作为非现场交通执法的组成部分,在警用直升机巡航过程中,机载高清摄像机可对交通违法空中监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占用应急车道、公交车道及货车违反分道行驶规定等违法行为实施空中发现并拍摄,从空中全景到车牌号码,从违法车辆行驶地点、路线、环境等时空信息到各类特征全盘记录,空中采集的车辆违法视频、图片资料,经交通民警审核把关后,纳入非现场执法系统依法处理。
目前,警务飞行已经实现了对交通拥堵、交通事件、交通违法的空中综合监测,直升机机动性强、速度快、覆盖面广,可短时间形成对路面交通运行状态的立体化、大范围、大视野观测,实时采集整体的、连续的、动态的交通信息,有效弥补了传统地面监测设备单点监控、范围受限、碎片分布的不足,有效弥补了地面监控设备的盲区盲点,成为立体多维、全盘掌控的“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