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4月3日电 直面新常态,要有新作为。致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章丘,紧紧抓住转型升级工作主线,在今年开展“工业转型发展攻坚年”和“项目建设效益年”活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提升发展质量。“绿水青山才是我们需要的金山银山”,秉承这一理念,章丘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工业经济的绿色“升级版”,抓牢生态文明建设,以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依托核心技术,章丘将建设高端装备研发中试基地,培育高端制造业;发挥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品牌优势,打造复合型营养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圣泉等新材料研发生产,打造全国重要的玄武岩纤维研发制造中心、石墨烯生产基地,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围绕增创发展新优势,章丘加快龙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百企千人”领军人才开发、百脉英才创业促进等计划,助力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确保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以上。
春风拂面杨柳绿,走在绣源河风景区,一步一景花团锦簇,正在建设中的爱情主题喜来乐旅游综合体,为其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引得游人驻足流连。该市融合泉水、人文、生态三大板块,整合百脉泉、绣江河、绣源河等特色水系景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使得文化旅游成为该市发展服务业的新的产业增长极。“生态立市、绿色兴市,抓生态就是抓发展”一直是章丘市委、市政府坚持的发展理念。该市聚精会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宜居城乡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绿色低碳,淘汰落后产能。章丘依法取缔违法违规塑料经营业户2881户、小石灰窑479支、小焦宝石窑852支、小炼铁和小炼油51家,整顿关停采石场57处、粘土矿30多处。三年来拒批61个高耗能拟建项目,实施144个减排项目。昔日“铁匠之乡”,今日高精尖产业集聚,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0.2:60.2:29.6。随之而来的是,该市去年大气优良天数已达85%以上,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卫生城市。
不满于此的章丘,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按“十化五有”的标准和“五型村庄”的目标,统筹做好示范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村庄管理机制健全、道德文明创建、集体经济发展、富民产业培育等工作,加快形成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和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