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山东即墨千年古城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规划用地约98公顷,主要分为即墨古城和安置区两大部分,总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项目计划于2016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即墨将恢复千年商都的模样。
19日上午,即墨古城片区改造项目开工仪式在古城片区改造项目核心区内举行,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据了解,该项目涉及14个村(居)1.4万余名居民,是即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改造项目,项目规划用地约98公顷,主要分为即墨古城和安置区两大部分。其中,即墨古城规划用地42公顷,由对即墨历史文化研究比较深入的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万生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总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开工,2016年底投入运营。安置区规划用地37公顷,项目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项目与中建八局合作建设,计划于2016年1月完成回迁。
记者了解到,即墨古城片区有不少古建筑都是古香古色,很多雕刻精美的房屋、砖瓦虽然历经多年风雨洗礼,仍然保存完好。这些古建筑都会如何处理呢?据介绍,古城在拆迁时不会简单地用推土机一推完事,对于需要保护的地方,会用手工一点点拆迁,“我们在拆迁中,对有价值的砖雕瓦将会有选择地统一编号,再用于古城重建,保证古城的原貌。”工作人员介绍说。
按照公布的古城区规划平面图,此次古城改造的核心区域占地约400亩,改造主要将以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即墨老县衙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包括即墨古城墙、古城门和牌坊以及商铺、古庙等,将在古城片区改造中还原历史古城模样,改造范围内60多处百年古建筑被划为保护区保留。记者了解到,在古城改造中,即墨将依据大量的古城老照片和历史记载等史料,按照原来的古城模样进行建设,既按照原有的历史文脉修复古县衙、牌坊街、五福巷等建筑,重现“淮涉八景”、“古城十胜”历史景观,又注入现代元素和城市功能,同步实施墨水河综合整治,改变居民生活方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规划修复的古城周边城南、城西、城北就近高标准建设三大安置区,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