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这里沿海岬湾相连,岩礁星布,分布着10大海湾、50多个大小岛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而且海水盐度适中,藻类资源品种多,浮游生物丰富,水质无污染,是海带生长的优良场所。
荣成市是中国海带的重要产地,海带也是荣成市的传统养殖品种之一,养殖面积10万亩,年产量占到全国的50%。荣成的海带养殖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我们国家并不产海带,是由往来于日本的船只带进来的。日本的海带全部长在海底,船只来回通航时,海带的孢子就附着在船底上,随着往返船只带到了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但受温度、海区环境等条件制约,海带人工养殖在我国一直未能取得成功。
1958年,在烟台专门从事海带养殖研究的荣成人邱铁铠,在荣成俚岛镇采用垂挂苗绳方式,终于攻克了海带人工养殖的技术难题。但由于株体处在绳的上下不同位置,株体间受光不同,海带生长速度出现差异,垂养海带的这种弊端一直制约着海带养殖技术的推广。1968年,邱铁铠大胆提出一个设想,将垂挂苗绳的养殖方法变为海带平养,使得海带能得到相同光照、实现均匀生长。在当时,荣成的养殖户大多采取单一的海上捕捞作业模式,不仅经济效益有限,而且容易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海带平养技术便在荣成得到全面推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荣成海带养殖业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养殖面积逐步扩大到10多万亩,年产淡海带15万吨、盐渍海带20多万吨,总产量占到全国的50%,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被确定为全国海带养殖加工标准化示范区,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
海带是一种供工业用和食用的大型藻类。从海带中可以提取甘露醇、碘、褐藻酸钠等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医药、食品等工业中。海带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以及碘等多种微量元素。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荣成市便依托丰富的海带资源大力发展盐渍海带加工业,使1公斤盐渍海带比淡干海带增值2.3倍。海带加工让荣成人看到了其中的效益,坚定了走精深加工之路。目前全市海带生产流水线已达120多条,已研制、开发 海带卷、海带丝、海带煎饼等100余个海带系列专利产品,实现了海藻由初级产品向绿色型、健康型、高值型深加工产品的跨越升级,使每单位海带平均增值 8倍以上,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荣成寻山水产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联合实施的凯普生物项目,从鲜海带中提取海藻酸钠等化工产品,从浸泡的海带水中提取甘露醇、碘等化工产品,剩余的渣滓可以加工成海参饲料,将整条海带吃干榨净。目前,荣成市以海带为基础的产业链年可创产值20多亿元,每年可为当地提供6万多个就业机会,被命名为全国海带加工示范基地、中国海洋食品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