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色餐饮 >> 绿色酒店 >> 浏览文章
绿色中药走俏国际市场
时间: 2012年11月20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日前,第112届广交会在广州闭幕。据广交会闭幕新闻发布会透露,与上一届广交会相比,本届广交会采购商和与会人数以及成交额双双下滑,下滑幅度均超过10%,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而在总体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食品、医药等生活必需品成交量逆势而上,分别增长14.5%、26.9%,特别是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追捧。

中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据第112届广交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与会188145人,来自211个国家和地区,与会人数比上届同期减少10.26%;出口成交326.8亿美元,比上届下降9.3%。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广交会人数和成交额的双下滑反映出今年外贸“保十”任务艰巨。而在总体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食品、医药等生活必需品等刚性需求行业成交量逆势而上,以部分中医药企业为代表的企业转型升级成效开始显现。

据了解,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55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历来是我国外贸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第112届广交会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出口品牌建设、优化参展结构、提升参展质量。

中药越来越受国际市场欢迎

记者从广交会上了解到,我国传统瑰宝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追捧,不少企业在中药出口模式、药品注册等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中药国际化道路越拓越宽。

来自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中药类出口金额增幅达到7.20%,出口均价则上涨了16.42%,一些中药已成功打入国外主流医药市场。尤其最近五年以来,我们国家中药产品的出口已经转向了以中成药为主,中药出口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同时中药品牌的国际影响在不断扩大,中药出口目前已经覆盖到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地区也从传统的亚洲地区为主转向欧洲和北美市场。以北京同仁堂(600085,股吧)为例,这家百年老店依靠“以药带医”的模式推动中药和中医成功走进国际市场。

据介绍,在北京同仁堂出口的中药中,中成药占90%,企业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74家零售药店,几乎每家都有驻店的中医大夫,通过中医治疗业务带动中药销售。“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已经成为同仁堂走向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我们在世界各地开设中医药文化讲座,同时还开设中文培训班,以此促进国外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第112届广交会现场,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花季红说。

走中药特色品牌路子

某中医药原料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2008年之前其实中国药材在国际上的名声不是太好,中医药材在种植和加工过程当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开始在西部一些省区建立自己的一些药材生产种植基地,实现这种种植加工和包装,完成质量跟踪。现在中药企业自身在加强研发的同时,提高了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打造独特的中药品牌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内蒙古日出东方(603366,股吧)药业公司以中药材的专业种植作为主营业务,作为中药原材料出口商,采取的是从种植、研发到销售的一条龙模式,主要出口黄芩、甘草、板蓝根、防风等多种绿色中药材。公司总经理李文艳表示,这种以绿色专业传统药材为品牌走向海外市场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公司至今有种植基地1000亩,从源头控制原材料,再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多个国家。李文艳说,中药在日韩市场很受欢迎,在欧美市场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采购商将人参、黄芩等采购回国制成颗粒,充当功能茶饮用”。

业内人士表示,中药在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同时,附加值低、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隐患仍然存在,应发挥我国中医药发源地的优势,打造独特的中药品牌文化,参与制定相应的国际规则,降低国际贸易壁垒。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交流与学习。如转载的内容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