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绿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绿网在线 >> 绿色政法 >> 绿色法院 >> 浏览文章
汗水编织绿色田园梦
时间: 2012年11月20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当踏入临澧县望城乡石柏村裴家组,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绿油油的油茶树,鱼塘里,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养殖场里,成群的鸡争先恐后地啄食,好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而这一系列产业的幕后都是一个女人在打点,那个人就是石柏村的杨腊英。她19739月出生,是同欢水库后扶移民,早年高中毕业外出务工。由于自己能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处处受到老板、经理们的赏识,十几年下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杨腊英深深地感受到在外打工只能自己致富,永远不能带动家乡人致富,随着家乡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杨腊英敏锐地发现农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农业具有光辉的前景。经过一番思考,2009年,杨腊英毅然决定辞工回家创业。她利用政府支持土地转型承包方式的政策,花了20多万元租赁将近200亩山地进行开发,种植高产油茶,6年后,每亩可收入3000元,年获利可达40万元。她看到村里近20亩鱼塘由于养殖条件不佳无人问津,她大胆地与村负责人联系,承包之后进行深挖改造,投资近10万元,放养近10万尾鱼苗。现在,她又投资50多万元创办了一个蛋鸡养殖厂,养有5万只蛋鸡,每年收入近10万元。

几年来,杨腊英和丈夫吃住在山上,整天围着鱼场、鸡场、树林转,喂食、防疫,一路洒下了无数汗水。为了种好地、养好鸡,杨腊英到处拜师学艺,查阅资料、观看知识讲座,同时,在移民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加强培训,争取小额担保贷款。目前,她的产业园拥有员工10人,还带动周边不少农户发展种养业,共同发家致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杨腊英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吃水不忘挖井人,杨腊英发达后,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和曾经给与她帮助的人,时时不忘回报他们,每年她都无偿提供捐助上万元。

随着政府对移民创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杨腊英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她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交流与学习。如转载的内容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标” 农
彩椒
产品订购
风电成为山东第三大电
莱山加快郝家庄旧村改
帐篷酒店的诱惑:和袋
财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态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产塑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关于我们 | 合作支持 | 法律声明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绿网在线(原中国绿网):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综合展示平台,是中国与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国内国际首家“传播绿色发展与多行业互动的综合交互型”网络媒介。本网所有编载、转载、摘录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仅用于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传播交流、信息互动,促进国内国际绿色生态的正能量发展和参考学习;本网所涉及内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地联系我们删除!本网顾问律师:张学军 韦福田。 (鲁ICP备13003038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